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安徽卫视·ATV客户端:皖人守“沪”日记(7):情动方舱

时间:2022-04-13浏览:301设置

      编者按

      一方有“疫”,八方驰援。每一次逆行出征,都是在奔赴又一场山海。他们在用行动告诉:你永远不会独行!

      连日来,数千名安徽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分不同批次驰援上海。在社区核酸检测点,在方舱医院,在需要的每个抗疫战场,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昼夜奋战,守“沪”平安。沪皖情深,浦江作证!

      从4月9日起,安徽广电新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皖人守“沪”日记》,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黄浦江畔的战疫心声。下面请看第七篇:


情动方舱

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 胡兴

4月9日 晴 上海奉贤

      我所在的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由安医大一附院牵头组建,共160 名队友,分别来自合肥和阜阳的15家医院,其中我们护士有122名。在我的心里,这些护士就像是绽放在方舱战地的花儿一样,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和深深的感动。

      护理领队韩江英是我们的“大家长”,开舱之前,她就预先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成立了各类专项护理小组,这些扎实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我们进舱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治患者后,她总是深入舱区,查找安全隐患,找出需改进提升的地方,积极协调各部门,针对性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而自己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的觉。

      副组长张慧是我们的“物资总管”,从非典到新冠,这位呼吸科护士长作为“抗疫老兵”三次上一线,年近六十的她时刻惦记着队员的物资发放和补给,常常忙到深夜,对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别急,一开始会有点困难,慢慢就会好的”。

      副组长周翠梅是我们的“院感顾问”,这位曾赴武汉抗疫的感染科护士长匆匆告别年幼的二宝时没有哭,首次开舱几乎彻夜不眠没有皱眉,却在面对记者采访,说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们平安的带回去”时,热泪湿了眼眶。

      另一位副组长——年过半百的付红护士长在下完夜班后,依然细心总结记录着班上存在的问题,完善流程制度,用她自己的话说,“干了大半辈子护士,想不操心都难啊”。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坚守,每次进舱,我内心的担忧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幸运我处在这样的国度,从小到大,我的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挡在前面,让人莫名的安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多想对这些护理老前辈们说声,“忙了一辈子,该歇歇了,您们眼中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我们最年轻的队友不过20多岁的年纪,但在危难面前,他们咬着牙,用略显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国之脊梁。这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啊!有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就有一群多么可爱的中华儿女。

      24小时灯火通明的方舱不是让人感到窒息、冰冷和恐惧的地方,夜晚的方舱更像是在黑暗里泅渡的希望之舟,将一个又一个黎明点燃。每天,护士都会巡查舱内,主动询问患者需求,我所在的队伍中,有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能充分对接舱内老人、儿童、慢病患者的多样化护理需求。医生会为对症的患者开出中药药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让越来越多的人早日出舱是医护大白们的最大心愿。

      让我感动的是,舱内的孩子从七岁到十几岁,住在方舱里乖乖****,从来不吵闹,有的孩子之间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把我们自己苹果和酸奶送给他们,他们则会把自己画的画送给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在我们心底泼洒下大片大片的阳光。更多的时候,他们安静地上着网课,写着作业,此情此景让人动容。少年强则国强,方舱的孩子啊,在你们之后的记忆里,会记得这段特殊的日子,你们没有因为特殊时期,而虚度了时光,放弃了学业,你们就是我们守护这里的最大理由!

      让我感动的是,方舱里的党旗一直高高飘扬着,那是安医大一附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的党旗,那是我们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心中的光明和信仰。舱内的“党员示范岗”主动承担了核酸采集等任务重、风险高的岗位,一天内便完成了所有在舱患者第一轮核酸检测。风雨如磐,初心不改,飘扬在舱内的党旗就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让我感动的是,出舱后坐车到达驻地酒店,那匆匆一瞥的春光。湖水澄碧,森林繁茂,阳光慷慨地照耀着大地,粉红色的蔷薇开满一路,美得让人心驰神往。原来,春天和希望从来不会缺席,待疫情散去,让老人重出家门,让孩子重返校园,让我们继续守这盛世中华!
      时间:2022年04月11日
      来源:http://gl0.ahtv.cn/share/?id=111234§ionId=&publishTimes=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