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卫视·ATV客户端:皖人守“沪”日记(100):“皖”美守“沪” 因为有你

时间:2022-04-30浏览:1350设置

      编者按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安徽广电新媒体中心特别策划——《皖人守“沪”日记》自4月9号开篇,不知不觉,今天,4月的最后一天,正好推出第100期。黄浦江畔战疫事 一字一句总关情,从1到100,一篇篇日记记录的逆行故事和心路历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绘制出一幅“皖”美守“沪”的浦江战疫图。

      四月,前方的将士战疫正酣,后方的小编发稿正忙,我们与逆行守“沪”者们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用共同创作日记的方式互相陪伴,彼此激励。随着日记越发越多,《皖人守“沪”日记》专栏不仅成为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们的最爱,他们还将日记打印出来张贴在方舱的阅读角,与患者一起分享。作为媒体人,在大时代的大事件中,我们没有缺席,在用应有且擅长的方式激励前方,记录见证参与,倍感欣慰和荣耀。

      书写战疫风云中的守望相助,

      透视儿女情长里的家国情怀,

      战疫不停,

      我们不断。

      明天恰逢五一劳动节,安徽援沪医疗队将守“沪”满月,上海战疫也已曙光初现,在这个时候,《皖人守“沪”日记》推出百期,倾情致敬坚守浦江的“最美劳动者”,一切正好。

      四月将毕,

      五月可期。

      与你同行,

      共同奔赴。

      下面就请看《皖人守“沪”日记》第100期:

皖”美守“沪” 因为有你

——写在援沪第27天夜半

安医大一附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

/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

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 王晓虎

4月29日凌晨 阴转晴 上海崇明

      援沪第27天,看到安徽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的《皖人守“沪”日记》百期创作分享会预告,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许许多多的你:你的脸庞神情,你的言行举止,犹如经典电影中的桥段,一幕幕闪现。我看见,你的脸颊挂满汗珠,你的面庞满是压痕,你的双眼布满血丝,你的步伐坚定有力......我听到,你的话语温暖而深情,你的嗓音沙哑却有力,你的赞美真诚又走心,你的加油坚定且动情......

合影

      在医疗队里,有医生、护士、管理人员、院感人员、后勤人员......此刻,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战士!

      在方舱里,有患者、医务人员、志愿者、公安干警、消防战士、物业人员、司机师傅......此刻,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胜利!

      在这里,让我见到了不同寻常的你,也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合影

      “医”者仁心,你是白衣天使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美丽的撒拉纳湖畔,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广为人知,穿越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生辉。

      在方舱里,这段铭言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实现“患者零死亡”和“患者零不良事件”的目标,医疗队恪守“质量、安全、高效、分类”的工作原则,给患者提供“全程、全员、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截至4月28日18时,上海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安医大一附院方舱院区累计收治患者1849人、出院1261人、转院4人,平均住院日8.04天。

医疗组组长孙莉

      医疗组组长孙莉说:“在方舱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绝不是一句口号,患者的安危就是我们的第一责任。”在医疗组的共同努力下,医疗工作有条不紊,医疗流程持续优化。医疗组里有很多参加过援鄂工作的医生,他们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医疗组里的心理医生每次入舱医疗巡视,都会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运用所学专业,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帮患者所需、解患者所难;由于经常接到应急任务,出舱患者和核酸采集名单大多在后半夜才能确定,医务组组长李鹏通过设定夜间每两个小时一次闹钟,定时查看手机信息的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将任务布置、落实到位。

医务组组长李鹏

      “护”佑生命,你是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方舱内的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更要心有大爱,胸怀担当,给舱内患者最贴心的守护和最专业的服务。因此,院区率先提出“最暖方舱”理念,创新推进“护理分级精准管理”措施,成立老年护理组、儿童护理组、心肺康复组等8个特色工作组,全力做到“入院有问候、住院有关怀、出院有温度”,取得了“一老一少有保障、重点人群有监测、中西结合显疗效、床位周转速度快”的阶段性战果。院区提出的“最暖方舱”理念被国家专报发布采纳,而这一点一滴都得益于护理服务用心用情,精准施策、落实落细的工作举措。

      护理组组长韩江英说:“我们的护士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最美逆行’和‘硬核担当’的“皖”美守‘沪’”。而她自己也说,“来到上海之后,为避免家人的担心,我只打过一次视频电话。接通电话的是年近80岁的老父亲,他是一位老党员,一名老兵。或许是因为理解女儿内心的倔强,或许是怕一开口,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当他看着“全副武装”的我,半天一动不动,欲言又止。我也同样望着他,不知如何开口,便一直沉默。”相顾无言,却胜千言万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护理组组长韩江英

      上海市公安局支援院区的公安负责人张骥说:“第一天高温、第二天大雨、第三天大风,连续三天极端天气,安医大一附院方舱院区第一批接收的600余名患者悉数出院。隔着凝满汗水的防护面屏,我从医护们一双双美丽的眼睛里看到了通宵熬夜的血丝,还有拼搏成功的喜悦。”

公安负责人张骥

      “管”理有方,你是教导员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

      作为院区院长兼医疗队领队,陈明卫既要进入方舱医院内部开展现场调研和现场办公,还要负责整个团队的管理、协调和保障工作。抵沪当天,我们就在陈明卫领队的指挥下,迅速召开部署会议、搭建组织架构、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应急预案、举行院感培训......

院区院长兼医疗队领队陈明卫

      在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和安医大一附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医疗队正式进驻上海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安医大一附院方舱院区,并于4月4日凌晨在安徽省负责的4个院区中率先开诊,这也标志着上海安徽方舱医院正式启用。

      作为管理团队的负责人,陈明卫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能冷静从容、举重若轻,在任何时候都任劳任怨、不知疲倦。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底。作为管理团队的一员,我深知,管理要做的就是举旗定向,纲举目张,一定要做好团队顶层设计,搭建好组织架构,明确好岗位职责,梳理好工作流程,才能确保医疗队的高效运转、和谐有序。因此,管理团队必须对各项工作未雨绸缪、统筹兼顾、深入思考、科学布局,对于任何一个细枝末节都要抓细抓实,丝毫不容有失。

      在院区工作会议上,陈明卫领队多次告诉我们,“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有伟大抗疫精神的鼓舞,有来自全国各地援沪医疗队的鼎力支持,相信上海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感”同深受,你是排雷兵

      “院感是医疗队的生命线。”

      院感组组长李蕊带领团队每天与看不见的敌人拼力“交战”,为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危“排雷”解患;你们撑起抗疫的安全保护伞,让医务人员的“战盔”更加坚固;从驻地酒店到方舱医院,从入舱穿戴防护用品到出舱全面消杀,从医用防护物资配置到医疗废物规范处置,从消毒液配置到舱内环境物表消毒,从患者入院物品处理到出舱终末消毒,你们始终践行“全时段、全流程、全方位”感控要求;你们深入每片区域,在每个重点环节现场指导、在每个风险点上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解决,用初心和坚守筑牢院感防线;你们虽不参与临床救治,但始终坚持“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护每位患者的健康。

院感组组长李蕊

      “物”尽其用,你是粮草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物资组组长张慧自2002年成为一名呼吸科的“战士”以来,经历了2003年非典、2017年禽流感、2020年新冠肺炎等多次艰难的疫情阻击战,她始终冲锋在一线。这一次援沪抗疫,她仍义无反顾。

物资组组长张慧

      自3月31日起,张慧就带领志愿者们连夜筹备医疗队所有物资,从抢救药械到常用药品,从防护装备到生活用品,大到抢救车、AED,小到安眠药、尿不湿、指甲剪,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物品都要经过反复思量和认真预判。特殊的时期,在医院大后方的强力保障下,物资组做好了5万多件物资的清点、核对、搬运、整理、分类、标识、存放等工作。而她仍要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随时补充调配物资,及时协调紧缺物资。

      “我要让我们在前线打仗的每一个孩子无后顾之忧,为他们做好充分的物资保障,对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每一名患者负责”,张慧正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正是有了这样年轻的“老兵”,才让所有队员心里有底。

      “后”积薄发,你是工勤兵

      强大的后勤也是战斗力。

      为确保患者床位快速周转,进舱出舱物资及时配备,方舱内的工勤人员已累计发放病患床单被罩、生活物品3698次,发放个人物品收纳袋4824只,开展床单元消毒1300次,集中撤(装)床上污染物品1320袋......

      59岁的费永秀是后勤管理组组长,她和另外2名同事带领着90余位工勤人员每日忙碌在舱内,并帮助医护人员疏导患者情绪;除此之外,还要负责协调医护人员在酒店的餐饮膳食。因队员排班每日变化,后勤工作组不仅要确保每日三餐按时送达,还要尽力满足每一位队员的饮食喜好和特殊要求。费永秀说:“后勤人员必须和医护人员同心协力,紧密配合,做医务人员的坚实后盾。为了让大家吃得好、睡得香,我们能多做的就多做一点。”

后勤管理组组长费永秀

      “志”同道合,你是翻译官

      逆行者永远不会独行。

      为更好地与安徽援沪医疗队交流合作,上海新华医院专门成立“翻译小分队”,陈磊主任和李德医生作为长期在上海工作的安徽老乡,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除日常诊疗工作,还要做好安徽援沪医疗队与新华医院医疗队之间的对接,以及与舱内患者间的沟通。

上海新华医院陈磊、李德与作者王晓虎

      在这里,“沪皖一家亲,抗疫一体化”得到充分体现,大家配合默契,亲如一家。你们不仅充当了“方言翻译官”和“医疗专家”的角色,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关键作用。

      陈磊说:“在疫情最为肆虐的时刻,在新冠患者急剧增加的时刻,在上海最困难的时刻,你们星夜兼程来沪驰援,带来了安徽17家医院165名勇士,带来了上海抗疫必胜的决心,也带来了我已多年未曾听到的浓浓乡音,我深刻体会到你们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的抗疫之师。”李德说:“感谢家乡最美的“逆行者”和我们并肩战疫,身边是战友兼老乡,身后是新华总院,让我们战胜疫情的勇气更加高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家里,你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你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你知道,家中的父母为你担忧,也为你加油!你知道,家中子女为你思念,也为你祝福!你知道,家中爱人把你牵挂,也为你自豪!

      “一起扛过枪,一起进过舱。”在这里,你是同事,你是老乡,你是兄弟,你是姐妹,你是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你知道,我们在一起,勇敢面对风雨!你知道,我们在一起,始终不离不弃!你知道,我们在一起,等待春暖花开!

      因为有你,梦想插上爱的翅膀!

      因为有你,生命之花尽情怒放!

      因为有你,星火集聚点燃燎原!

      因为有你,雨后彩虹高挂天空!

      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
      时间:2022年04月29日
      来源: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28351738/rmh28351738

      安徽卫视·ATV客户端:http://gl0.ahtv.cn/share/?id=12008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