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安徽商报微信公众号:穿上“大白服”进入发热门诊!记者和满屋子的“小阳人”聊了聊……

时间:2022-12-20浏览:550设置

“新十条”之后短短一周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在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第二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二附院)
采访发现
发热门诊就诊峰值每天都在刷新
院内医护人员已出现阳性感染
在人员、药品、物资
严重紧缺的情况下
如何让医疗资源
能够有序科学地得到使用
以确保0.1%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
生命安全
成为摆在医院面前的严峻挑战

穿上“大白服”进入发热门诊
我和满屋子的“小阳人”聊了聊  

“阳”了的患者至少超50%

      12月16日晚上7:00,在二附院发热门诊当班医生毛晶的引导下,记者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隔离帽、脚套、手术手套,全副武装进入到二附院发热门诊接诊区,零距离探访就诊接诊情况。
      当天晚上,发热门诊共开设了四个诊室,四个当班医生负责接诊,他们在从下午4:00到凌晨12:00的8个小时马不停蹄地接诊,基本上不喝水吃东西,更抽不出时间上厕所。尽管这样,来就诊的患者还是源源不断,队伍从大厅和过道一直排到了门外,又继续向后面排出了六七十米长。
      一位丁姓市民在排了两个小时队后放弃,从队伍里撤了出来,“里面都是小阳人,太危险了。”他的儿子15岁,在家抗原检测阳性,他去药店买药,架上无货,上网买,同样一无所获,不得已,他赶来二附院发热门诊,想让医生开点药,“我觉得再排下去就太傻了,排七八个小时,结果和到不用排队的小诊所是一样的,买到的都只有感冒药。”
      丁姓市民的担心不无道理,实际上,前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阳”了的比例至少超过了50%,甚至更高。
      记者和几位患者聊了聊,得知他们都是在家做了抗原或核酸检测后结果呈阳性,有些出现了低烧、咳嗽等症状,有些暂无症状,但都苦于买不到药,于是前来就诊,希望从医生这里能得到帮助。
      一位于姓小伙在排队六个小时后终于挤进了诊室,他的前面还有两位患者,他自称发烧39摄氏度,家中备有布洛芬,但服药后症状得不到缓解,他有些后悔来医院,因为“排队排得太痛苦,让人崩溃。”另一位张姓女士在和记者聊天中不停咳嗽,呼吸不畅导致她脸色涨得通红,她打开手机相册,“这是我在家咳嗽时拍的吐出来的痰,又黄又浓,真吓人。”
      队伍中还有不少孕妇,有位怀孕36周的女性患者为了就诊已经排了三个多小时队,她已经有发热症状,家中有药,但不敢乱吃,当天早上,她感觉到“胎儿好像比平时安静,不怎么闹腾,不敢再耽误,赶紧来了医院。”轮到她就诊时,毛晶特地喊来一位产科医生,给她做了胎音检查,得知胎儿安全后,她才放下心来。
      发热门诊医生并不建议有轻微症状的阳性患者盲目前来就诊,“很多患者可以在家服药治疗,同时多喝水多吃含VC多的水果蔬菜,可以喝点鸡汤……排队数个小时,对患者体力是严峻的考验,而且也会增加感染正常人群的风险。”

12月16日下午,成人发热门诊外依旧排着长长的候诊队伍
发热门诊接诊量每天都达新峰值

      12月14日这天,二附院成人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达到了312例;15日,超400例;16日,又以很快的速度攀上了更高峰值——超800例,已经是日常接诊量的13倍。
      一天接诊超800例发热病人,发热门诊医生毛晶入职这么多年从没经历过。
      二附院发热门诊,是由医院抽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青年骨干医护人员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科室,实际上在长期运作,“抗疫三年,忙了三年”,随着社会面管控措施改变,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发热门诊在一夜之间又站到了风暴的最前沿。
      “成人发热门诊和儿童发热门诊实行三班倒,以前一个班一个医生就够了,现在一个班光医生就要配三四个,护士也要配三四个,外围清洁区也要保证有两三个护士,而且随着就诊峰值不断升高,医院每天都在往这里增加人手。”
      一个发热门诊医生在8小时内超负荷工作,能接诊60个患者,这已经达到极限,但事实上往往接诊不了这么多人,因为工作内容绝不仅仅只是看诊开药这么简单,有些患者可能“排队两小时,看病只花五分钟”,但也有不少患者需要医生花费更长的时间,“12号晚上9点多,来了两个孕妇,一个是自己来的,一个是120送来的,两个小时处理好,结束战斗,但这两个小时我基本上都围着这两个孕妇转,像这种情况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看诊的速度慢了,也会影响到后面那些患者的情绪。”

有患者囤的药比医院还全

      医护人员在超负荷接诊,患者却往往要在寒风中排队六七个小时才能看上病,这几乎构成了当下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实际上,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患者的“自我消耗”。
      从二附院成人发热门诊提供的数据来看,14日共接诊312例发热患者,阳性152例,占比48.7%,而阳性患者中,真正需要前来就诊的,只占极少部分。
      “可来可不来”的患者占了大多数,原因在哪?毛晶表示,“有些患者告诉我,做了抗原后发现得了新冠,但家里没药,也买不到药,他来看诊,是想开点药。有些患者去了社区医院,发现那边也缺医少药,想吊水也吊不上,那他自然就想来大医院。还有患者有轻微症状,本来可以居家自己服药治疗,但还是想来看看医生,心想我认真对待它了,后果就不会太差,这是一种心理安慰。”
      但医院能开的药也越来越有限,对来就诊的患者,毛晶他们对症处理,没烧到特别厉害,就让患者多休息,多喝水,烧得厉害的,会开一些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中成药,“有个患者想开点药,一问,他家里囤的药比我这里还要全,我只好啥药也没开,但我得告诉他哪些药能吃,哪些药少吃。”

发热门诊接诊区,医生正在为患者看诊

      升级危重症救治力量成当务之急

      保障发热门诊24小时运行,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诊疗和抢救工作,无疑是摆在各医疗机构面前的两场硬仗,都得打,都得打赢。
      在二附院医务部一位负责人看来,发热门诊接诊量破800,意味着一波小高峰已经到来。
      为了全力支持发热门诊,二附院在15日这天发出号召成立青年先锋队,从各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去援发热门诊,“必要时,我们将关闭住院部科室的部分病区,腾出来的人员全顶上去。此外,我们正准备把发热门诊后面的隔离病房调整为诊室,进一步加大接诊量。”
      随着发热门诊的爆满,二附院住院部门也已经出现了暂时的药品短缺,“全院退热的药全部重点保障发热门诊等需要的病人,布洛芬已经按片开具。常规门诊和病房已开不出布洛芬等退烧药了。”
      药品和物资短缺、医护人员非战斗减员,是医院目前面临的较大难题。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在高峰到来前升级和扩容危重症救治力量。16日,医务部花了一上午时间协调各科室,“要准备一个更大的ICU,来准备救治危重患者。”
      发热门诊遭遇的冲击波只是第一波,感染者目前多数是在社会面活动的年轻人、上班族,随着他们将病毒带进家里,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脆弱人群很难幸免,感染冲击波将会过渡到医院内的重症病房,而那时,才是医院所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
      这位负责人表示,医院正着手筹备重症医学三级梯队,进行人员培训和补充,“如果入院的危重患者增加,要求的医护比也高,资源消耗也更大。”
      但有些指标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按要求,各病区至少要拿出两间病房四张床位,建立亚重症病房,配套设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升温仪、全自动血滤系统等几十台套,有些硬件采购需要时间,学会操作也需要时间……目前医院很难筹建起足够的亚重症病房。”

发热门诊接诊区,医生正在为患者看诊

  “医生阳了不下岗”或成普遍现象

        16日一早,二附院院感办主任杨锡瑶拿到了院内医护人员感染阳性的最新数据:110人。该院在职员工3000多人,加上物业等第三方人员,总人数在4000多人,这个感染比例并没有让她过于紧张,“这个比例目前在省级医院中相对来说算低的,当然,随着疫情的发展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着全面感染,但我们会尽力减缓这个过程。”
      目前医护人员感染,主要分布在发热门诊、急诊以及新冠收治的临床科室,“打个比方,有些新入院病人通过急诊进来,考虑到及时处理救治,只能先进行抗原加核酸检测,到了病房入住后核酸结果才能出来,如果是阳性,这个过程就会造成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感染的风险。”
      行政人员非战斗减员也很多,“行政部门人员等于就是在一线,我今天跑了几个ICU,要现场协调阳性人员转运,调配防护物资,环境消杀流程等,必须要去一线,被感染风险很大。”
      杨锡瑶表示,按目前医院的规定,被感染的医护人员“都在家休息,居家隔离后看个人恢复情况,如果不发热,抗原或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返岗上班。”    
      实际上,有多位医生指出,随着疫情高峰来临,医疗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时候,“阳性医生不下岗”将成所有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情况。
      杨锡瑶主任也表示,“最不能倒下的就是医护人员,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要病人需要我们,阳了也要接着干。”

12月16日晚,合肥下起小雪,安医大二附院成人发热门诊外,一位患者看完病后正在离开

      时间:2022年12月18日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dY7VLbWXO9hq12D8IEdUw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