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总台记者谭瑱 梁明星 安徽台记者孙玲娟)《民生样本,年度记录》今天带您回到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第一附属医院。过去十年,我国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网。新的一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医院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安医大一附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2013年,“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被提上议程,那一年,我们来到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第一附属医院。
患者老倪:药从药房开,又要划卡,又要说几号窗口去排队,窗口搞错了,我又回来再去重新排。
2014年,几十台挂号终端机正式上岗,医院挂号处、缴费处前的长龙不见了。
患者老郝:一卡通一划,直接到二层,排队等着,前面有三个人,再次一划,就到药房了,然后交钱取药。
2015年,药品加成取消,医疗耗材收费降低,患者看病花的钱变少了。
患者马先生:花了不算多,大概在100元以内。以前做胃镜都要五六百元。
2016年,医院推进亚专科建设,科室划分更精细,各科室铆足劲儿做精、做专、做强。
医生廖贵益:亚专科的开展对医生来说就是技术越来越精,就是熟能生巧。
2017年,医院高新院区开诊,采用“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医疗。
2018年,在空中救援通道的助力之下,医院交出了一年150多例肾移植手术的优异答卷。
时任院长梁朝朝:我们现在有航空救援、有直升机,能用直升机去运送器官,能非常明显地提高手术效果。
2019年,安医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挂牌成立,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线获得医疗服务。
医生:“你把摄像头稍微移一下,我看看小腿上的皮疹好不好?”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医院成为无声的“战场”,医护人员成为最美的“逆行者”,安医大一附院也不例外。
医生李永怀:2月26日,第一批6位患者同时出院,那一天对我们医护人员是鼓舞,病人是可以治好的。
2021年,肥东县人民医院成为安医大一附院的新成员,肥东县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医生:病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而且能看得好病。
2022年,第十年……
安医大一附院发热门诊(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第一附属医院绩溪路院区门诊大厅,一位有基础病的患者正在向志愿者咨询。与以往来医院看病不同,这次他还有了新冠症状,该去发热门诊还是去基础病科室?志愿者马上引导他到分诊台。在这里,值班护士将根据他的具体症状进行导医和分流。医院绩溪路门诊副主任吴丹说,现在全院所有病区都可以收治新冠患者。“如果阳性病人的新冠症状比较重,一般建议他看相应的科室,比如呼吸系统疾病,就看呼吸科。如果是基础疾病较重,合并新冠,但是新冠症状不重,还是看原先的基础疾病科。如果有原先基础肾脏疾病,新冠症状表现为一般的,以肾脏疾病为主,就到肾脏科。”
患者正在就诊(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这一段日子,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激增,绩溪路院区和高新院区发热门诊成人和儿童诊疗人次最高峰时接近1900人/天。吴丹说,不少诊室都延长了问诊时间,力争让所有的患者随时随地就可以解决问题。
吴丹介绍:“我们普胸外科有一个午间的党员门诊,这个门诊免费为患者义诊,不收取挂号费。还有我们儿科因为小孩子就诊特别多,我们增加了晚间的专家门诊。我们的医技检查中心根据病人数量增加中午和晚上的检查,争取患者当天能解决,不拖到第二天,让患者尽快结束就诊流程。”
医院院长孙倍成说,面对源源不断的患者,医院动员所有力量,调配各科室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通过改造和扩建,陆续增加6个发热门诊诊间,增加值班人次,全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我们的党员、团员每天去排两个班,专门去甄别、测体征,帮助测脉氧、测心率,甄别一些重症,然后向医生汇报,相当于医生助理。我们动员了医院所有的力量。”
医院各个病区也加足马力接收患者。孙倍成说,医院正增设新病区、混编各科室医务人员,专门用于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或新冠病毒感染伴基础疾病患者。单以绩溪路院区计算,已经从5个病区增加到目前的28个病区。
孙倍成介绍:“主要的策略还是‘全院一张床’,所有的病区包括外科病区,都可以收治新冠的病人,要统一起来。比如心血管、肾内科,必须要求有一半床拿出来收治新冠的病人。整个医院有呼吸科与危重症感染科成立的一个专家团队,特殊的病人需要会诊的,甚至外科收病人了以后,也可以去会诊,专家团队大概35个到40个人。”
安医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中午12点,午餐时间的重症监护室,仍然有十几名医生护士正在紧张抢救患者。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距离希望最近的地方。20多名重症患者的任何一点变化,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杨启纲都要熟记在心。
杨启纲说:“有一位69岁的女性,是从外地转到我们医院的,她有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很重,明确是新冠感染抗原阳性,来了以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用了抗病毒药、激素、抗凝药,还有包括俯卧位通气,效果非常好。目前氧合指数已经大于300了。”
下午2点,刚从岗位上撤下的黄锐终于能脱下防护服、摘下N95口罩喝一口热水了。他的看家本领是操作“救命神器”人工肺(ECMO)为重症患者减轻心肺负担,以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目前,综合ICU的多部急救设备ECMO都已全部投入使用。作为和“死神赛跑”的人,自己也中招新冠,还出现了肺炎症状的黄锐一直坚守在岗位一线。
黄锐表示:“科室的工作量挺大的,如果我们休息太多,工作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所以我们好多同事都是带病上岗,要保证老百姓的就诊。参与了重症患者的抢救,给他们上了ECMO,现在逐步地在慢慢恢复。”
安医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老年人是目前重症病患的主要人群,重症医学科主任邵敏介绍,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很多患有呼吸道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送医时都是急性发病,甚至进展到呼吸衰竭。这为ICU近期的工作更增添了紧张和难度。
邵敏表示:“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我们给他救活了,这是非常欣慰的一个事情,现在病人还在住院,但是各项指标都在恢复到接近生理水平。”
在医院绩溪路院区急诊大厅,电话声不断响起、就诊患者持续到院。一天下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出车、换药、问诊、谈话……一路小跑是他们的常态。分诊台、抢救室、输液室、留观室、走廊,急诊科努力腾挪出更多空间救治患者。孙倍成说,最大限度收治患者、最大限度挽救生命,保急诊和保重症成为医院当前工作的两大重心。
孙倍成介绍:“防重症体系首先要支撑起来,重症是底线,必须要用我们这样一个大医院、综合医院的实力,把这些重症的病人能够拉回来。1月10日之前我们会再开出大概190张的ICU床位。这么长时间了,第一我们重症保得很好,第二我们的急诊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
虽然各科室还是在高位运行,但相较最高峰时,压力已经有所下降。目前,合肥全市总体上已经平稳渡过感染和重症高峰期。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谢瑞瑾说,医院是百姓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患者以健康甚至生命相托付,医院将用心守护每一份健康、每一个生命。
谢瑞瑾表示:“我们下一步准备围绕六大提升行动:党的建设零距离、医疗服务零投诉、医疗质量零赔付、作风建设零容忍、平安医院零时故和运营管理的零浪费,打造有温度的医院,让患者到医院来能够感觉到温馨。”
日期:2023年01月09日
来源:http://china.cnr.cn/gdgg/20230109/t20230109_526118349.shtml
央视新闻客户端: